沒想到,在蘇詣彬被傷害案件發生之後不久,就出現了第三名受害者,相似的作案手法和作案特征,隻不過和焦、蘇二人不同,這一名受害者被殺了。
案件從故意傷害變成了故意殺人。
我冷不丁打了一個噴嚏,側眼看了看窗外的大雨。
雨點子瘋狂砸著搖搖欲墜的窗框。
此時此刻,那一雙陰暗不明的眼睛就藏在深邃的暗夜之中吧。
之後,老遲和技術科的同事先行回去了,他說連夜進行屍檢,盡快提供完整的屍檢報告。
回程的路上,師父開車在前,我和大龍緊隨其後。
我一直沒有說話,直至大龍問我:“喂,還在想小靜呢?”
我瞥了他一眼:“我突然想到了讀警校的時候,案例分析課上的一個類似案件,發生在2003年的北京同誌連環殺人犯李義江。”
大龍應聲道:“哦,這個案子也我知道,2003年的4月4日,北京警方破獲了一起連環殺人案,死者均為男性,有屍體被發現的時候還被割掉了**,凶手叫做李義江,他就是一名同誌。”
我繼續道:“沒錯,這個李義江有被性侵、包養和傷害的經曆,他在被捕之後,還在采訪中說過,他喜歡男人,又痛恨男人,這起連環殺人案在當時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在目前發生的這起連環傷害甚至是殺人案件中,凶手的攻擊目標也都是同誌(焦博龍和蘇詣彬都是同誌,至於無名男屍,大概率也是一名同性戀者),且都有強酸傷害麵部和下體的泄憤行為。因此,我懷疑凶手極有可能也是一名同誌,他在人際交往或者個人經曆中有被傷害的經曆,而這個傷害極可能與焦博龍、蘇詣彬和無名男屍有關,也與性有關。”
大龍意味深長地說:“看來,我們還是要繼續深挖這三個人了。”
眼下,確定受害者身份成了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