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無比迫切的希望韃靼人或者流寇能進犯宣城,他一百二十米的大刀已經饑渴難耐了,唯有一場勝利,才能洗刷心中的怨氣。
可惜欲速則不達,越是盼著敵人來,敵人越是繞著宣城走,蒙虎和贏武都有戰報送來,跟韃靼人進行了小規模的接觸戰,甚至還擊潰了一支千餘人的流寇,敵人卻沒有往宣城地區運動的跡象。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宣大地區的恩科,在柳良和其他幾個北地大儒的策劃下,擺在了關禮豪麵前。
作為主考官,關禮豪不能敷衍了事,而且在柳良的勸說下,意識到了這場恩科的重要性。
柳良見關禮豪把恩科的流程看完,“大將軍,這次雖說取士不多,但因為是大將軍出題,這些考生學子一旦過關,身份就不一樣,須得重視。”
關禮豪秒懂,天子門生嘛!而且柳良給他提了個醒,這次恩科考中舉人,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舉人是有做官資格的,他不是沒人可用嗎!完全可以從這些人當中,有針對性的選一些可用之人。
因此十分誠心的向柳良請教,“嶽父,這考題該怎麽出?是難一點還是容易一點比較好?”
柳良已經有了腹案,見關禮豪詢問,立即拋了出來,“經義什麽的,可以容易些,但策論方麵最好按照大將軍的意思,看看大將軍想考哪方麵,適當嚴厲一些最好。”
“那就理論結合實際,談一談北地的實際情況,看看有誰能答出來,答的好。”關禮豪把策論的考題圈在了怎麽瓦解北地世家豪強。
當然字麵上肯定不能這麽露骨,反正就看考生開不開竅,能不能領會領導意圖了。
柳良眉頭一挑,他肯定把摸住了關禮豪的心思,龍鳳帝想要針對世家豪強?這題目可以,但可別具體實施操作啊!他都害怕世家豪強一個反撲,龍鳳帝直接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