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良悚然而驚。
因為他知道,無論眼前是龍鳳皇帝還是鎮國大將軍關禮豪,所說一點不假。
衡越書院鬧起事來,北地震動,天下士林都會沸騰。
大舅哥韓昭發難,韓柳兩家九族難逃被誅滅的下場。
能把事情看的這麽通透,柳良不禁對暴虐之名滿天下的皇帝刮目相看。
雖然對自家愛女的遭遇憤憤不平,義憤填膺。
但皇帝一口一個嶽父叫著,讓他想發怒都發不起來。
“調兵來康陰縣,我的遭遇肯定已經傳到了衡越書院,先以戒嚴之名穩住衡越書院。”
柳良不得已,隻能給關禮豪出謀劃策。
調兵是第一要務,皇帝白龍魚服,一旦出現差池,柳韓兩家一樣完蛋。
天下間,想讓昏君暴斃的人,可不在少數。
關禮豪覺得柳良是個明白人,這很好。
社會人不怕滾刀肉,但他更想和明白事理的人打交道。
關禮豪刷刷點點寫了一份手諭,蓋的是鎮國大將軍的印信。
這份不倫不類的旨意讓馬永超送去宣州,調左驍衛500軍兵即刻進駐康陰縣。
阻斷康陰縣和30裏外的衡越書院的道路,免得那幫讀書人群情激奮鬧事。
讀書人還沒鬧起來,康陰縣已經出事了。
韓朋和縣尉聯袂求見。
關禮豪讓二人進來,就見兩人一腦門子汗。
韓朋先看了柳良一眼,說道:“大人,衙門外有近千百姓聚集,讓下官將柳先生釋放,是不是讓柳先生出去露一麵,安撫本縣百姓?”
關禮豪皺眉。
出了這檔子事,已經可以石錘,柳家的事情絕對有預謀。
否則昨晚才發生的事情,全縣就知道了?
知道也罷了,還能組織數百人圍堵縣衙?
柳良急忙起身,“大人,我出去看看。”
“我也去看看。”
關禮豪見識過群體性事件,前世小時候還看到過老百姓為了爭水灌溉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