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禮豪聽完微微頷首,“那就把左驍衛的人找來一些,讓他們專門製作炮彈專用的陶瓷罐子,至於將來裝魚罐頭的罐子,不要求什麽沒管,隻要能用就行,實在沒有那麽多的產量,那就從老百姓手裏收購。”
關禮豪走進作坊深處,看到了燒陶瓷的窯,“這個不行,太落後了,仿照在康陰縣的高爐,再蓋幾個,不光可以拿來燒陶瓷,還可以燒製一些鋼鐵,試著製作新的武器。”
又在腦海裏回想了一下上輩子鄉下土法做魚罐頭的流程,殺菌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做出來是給人吃的,吃壞了,吃死人了,那就悲催了。
關禮豪拿出昨晚畫的草圖,開始點名,一人負責一個環節,這算是最原始的流水線,提高效率的同時,也能保證不出太大的錯漏。
張湧走進陶瓷作坊,幾個軍兵還有太監,用幾輛車運來了好幾個竹子編的大筐,每個都有半人高,裏麵裝滿了銅錢。
“陛下,我們就在這裏收魚嗎?”
關禮豪臉色微黑,“還沒準備好呢!收魚等著爛掉嗎?改收陶瓷罐子,巴掌高的,筆筒那麽粗的罐子,必須要上釉的,沒敢,十五文錢。”
張湧再不懂行情,也知道這是前所未有的高價,但關禮豪沒有功夫給他科普什麽叫商鞅立木的故事,總之他得把信譽打出去,老百姓拿來陶瓷罐子能換到錢,到時候自然會願意拿魚換錢,雖然將來可能還會賣給他們。
罐頭作坊要新蓋,北地的食鹽眼下也指望不上,所以能動手,關禮豪讓人動手,無法動手,那就用錢去買,在銀彈攻勢下,隻用了不到十天,就把一個罐頭作坊蓋好了。
另一邊,隨著關禮豪傳授出去的旋網和拖網的技術,最先在水道上的幫派勢力,第一個吃螃蟹,掙到了第一桶金。
漁獲不貴,甚至可以說很便宜,但是架不住量大,一拖網下去,最少也能捕撈幾百斤,一年能捕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