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月腦中飛速構思,可是她連太空城的基本模擬印象都無法呈現,而關於所謂的地球生態圈就更加模糊了。
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存基本要素是資源,能源,信息等,放掉一些大可不必的構成因素,以極端環境來考慮具體情況。
首先是食物,水和氧氣,並且得避免高溫,紫外線,極寒等各種惡劣問題,基本可以保障一個人能夠活下來,但無法承擔社會運行和生命可持續發展。
而生態圈將是解決社會生存的一個大前提,至少從地球和當前人類文明去設想來說,不需要很多動植物和豐富資源來表示生命萬歲,隻需要確保活著。
“除了冰川期那幾百年之外,大大小小的模擬生態實驗得有幾十次,甚至有規模能夠到達一個城市的水平,但無一例外都因為供養氧氣不足而失敗了。”
李心月從自己以往了解的文獻知識來做闡述,她不是這方麵的專家,但她大學時曾經做過相關課題。
因為生命的一切都帶著極大的隨機性,出生死亡,消減變異等等都會使得氧氣無法正常循環,最終隻能宣告實驗失敗。
“那主要是都隻能模擬生態圈的表象和性質,但無法實現自然的規律和法則,這是地球的玄妙所在。”
葉風他也是很清楚的,麵板還多次給他強調過,對於低級文明來說打破自我生存限製,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楚江這會兒他就犯迷了,他問道:“那月球基地是如何實現運轉二十五年的?”
“你這就有所不知了,我聽說月球都沒啥花花草草,氧氣比貨幣有時候都值錢。”東三隨口說道。
葉風點了點頭說:“沒錯,在基地所有的物資能源都是靠運輸飛船送上去的,氧氣根據消耗估值模型以十倍的量進行投放,植物動物極其少見,隻保障基本生命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