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完了朱允炆的一生,朱元璋退出了人生模擬器,躺在柔軟的龍床之上,心緒萬千。
仿佛知道皇帝的心思一般,夜色也逐漸變得濃重了起來。
削藩二字看起來簡單,可展開來說,也是一門學問,朱元璋這麽多年來,一直都在研究,怎樣能夠在不觸動底線的情況下進行。
想要成功的將削藩進行到底,幾乎隻能智取,私下裏解決,一旦搬上台麵,無疑是開啟了一場無休止的爭端。
在龍椅上坐了這麽久,朱元璋很清楚,朱棣是跟著自己一路打下了大明的江山,所以這場浩劫一旦開始,無論朱允炆是否取得優勢,結果都不會太好看。
但很快,一個疑問就湧上心頭,在自己暗中安排之下,朱棣雖手握兵權,但最多也隻能調動不到一萬的軍隊。
胳膊擰不過大腿的道理誰都明白,在巨大的實力差距之下,朱棣又是如何贏得這場戰爭呢?
想到這裏,朱元璋不由得再度打開了人生模擬器,將朱允炆人生的後半段看完。
將完整的時間線拚湊在一起,他的注意力緩慢的落在了一個關鍵的名字之上——朱高熾!
在雙方戰鬥呈現白熱化之際,朱高熾親自披掛上陣的消息引得朱元璋側目,也正是從這個節點開始,朱允炆逐漸落入了下方。
“難道是熾兒謀略發揮了作用?”
“這不可能,國家大事,企能因為一個小孩子發生轉變。”
疑問剛剛出口,就遭到了朱元璋的自我否定,不過,他不知道的,白天發生的事情早就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
實力不對等引發的疑惑就像是打開了閘門,一個個問題主動找上了朱元璋,讓本就漫長的夜晚變得越發的難熬了起來。
沒辦法,他隻能一遍遍的觀察朱允炆的一生,試圖找到一個解決所有顧慮的辦法。
看著自己孫兒削藩的手段,朱元璋是痛心疾首,但又沒有什麽辦法,自己總不能提前布置好一切,就算解決了藩王作亂,以後還會有更大的問題等著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