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皇孫:我多重人格被朱元璋曝光了

第二十三章 世子與治國

迎著讀書聲,朱元璋心中不由得升起了一絲期待,朱高熾前幾日在殿堂之上的表現依舊深深的刻在他的腦海之中。

懷著有些忐忑的心情,他邁步進門,朱高熾正好在講解大元滅亡的原因。

“大元之所以積勞成疾,主要還是因為皇帝對下的政策,一個國家想要獲得長足的發展,其關鍵在於領導者。”

“大元末年,天災降世,身居高位的皇帝不親自體察民情,甚至還強加賦稅,讓本就遭受天災禍害的百姓更加無助,有了皇帝的縱容,地方官府更是不作為,重重疊加之下,最終百姓生活不下去,一些隻能活活餓死,一些隻能落草為寇。”

“漸漸的,叛軍四起,朝廷依舊是采取暴力鎮壓的政策,冷血的政府和這些奮起反抗的人民形成的鮮明的對比,等到最終百姓心寒,矛盾不可調和,那麽朝廷的大勢就已經歸去。”

“至於諸位夫子所說的品德問題,也是十分關鍵的,品性能夠在一定方麵決定人的作為,大元自立國以來,就在一直不停的打壓漢人,而漢人的數量是要遠遠超過其他名族的。”

“漢人長期無法任官,還遭受到各方麵的歧視,這無疑是埋下了一顆隱形炸彈,在加上地方各級官官相護,腐敗滋生,而穩定的朝代導致了享樂主義誕生,土地被各大權貴收買,導致百姓無地可種,流民產生。”

“這一切,都是皇帝的不作為,流民和草寇匯聚在一起,就組成了鎮壓不完的叛軍,朝廷和地方離心,最終導致了權貴倒戈,整個往常分崩離析。”

“而想要維持一個穩定的國家,首先必須保證百姓有飯吃,有衣穿,這樣社會結構才能夠穩定,在此基礎上,還要為百姓謀福利,興修水利,救濟災民。”

“我記得皇爺爺說過,我們作為漢人,要懂得包容,無論那個名族,都是我大明的百姓,是要一視同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