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能孤零零一人前來的長安縣縣令找到秦政之後,秦政卻也很無奈,滿臉苦笑的將他拉到了此時鹹陽縣與長安縣的邊界。
此時邊界處長安縣的鄉老士紳竟然正在那移動界碑,看到秦政來了立馬和做賊一樣,喊著幾個壯漢抬起界碑就溜了。
而這些鄉老士紳很快的就堵到了秦政身前,滿臉堆笑的問道:
“縣尊大人您來這有何貴幹啊?”
而長安縣縣令看著眼前這堆熟麵孔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這群鄉老士紳多次參加過他舉行的長安縣的鄉老集會,每一個人他都見過不止一次。
可是這一次,這群人像是不認識長安縣令一般,眼中隻有秦政。
即便長安縣令在那大喊大叫,前去質問,這些鄉老士紳也仍舊堅持稱自己是老鹹陽人,根本不認識他長安縣令。
這樣的遭遇徹底讓長安縣令絕望,最終長歎一聲後,離開了這裏回到了縣衙,再也不去管束類似的事情。
畢竟民心民願不在長安縣,還算是一個好官長安縣令麵對這種情況除了默認也沒有別的方法了。
畢竟鹹陽縣餓不死人名頭太過於響亮,導致這些士紳鄉老的家屬佃戶大麵積流失,如果不加入鹹陽縣他們很快就會成為孤家寡人,再加上可以將自家的旱地變為水澆地。
所以這些士紳鄉老鄉老的選擇就並不讓人覺得意外了。
而秦政麵對這樣的事情是樂見其成的。
畢竟秦政如今還是大明的官員,而且從時間上看,崇禎二年而已,他也還沒打算的造反,所以他還要當上好些年大明的官員。
所以能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自己的基本盤擴大,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在鹹陽縣這熱火朝天的發展之下,秦政也多了許多憂慮。
有位偉人說的好:槍杆子裏出政權。
一個勢力的強盛,不能僅僅隻是經濟的強盛,隻是有錢那就是一頭待宰的肥豬,但如果你有了武力,那你就是一頭擇人而噬的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