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後。
秦政坐在縣署中,手裏還把玩著一塊青綠的玉石,饒有興趣的看著這塊玉石的介紹,這東西就是他鹹陽簽到三個月的獎勵。
【神農石:可大幅提升糧食產量。使用方法:將其泡入水中靜置五分鍾,然後將泡過神農石的水灑在糧種上即可。】
如果這玩意沒有吹牛逼,秦政最為頭疼的關中缺量糧的問題一定能靠它得到很好的解決。
“來人,將前些天弄來的種子全部搬到縣衙大堂處。”
秦政說的種子,正是他花了大力氣求取過來的寶貝。
大明其實並沒有那麽缺糧,至少在崇禎一年這個時間段,缺糧的其實隻有北方部分地區,尤其以關中為甚。
因為氣候原因,發生了連年的旱災,而旱災導致匪患,匪患又讓好好種地成為了奢望,惡性循環之下才導致後幾年的大饑荒。
但是隻要有三樣寶貝,秦政敢誇下口,他絕對有能力讓整個關中都吃上一口飯。
這三樣寶貝就是:土豆,紅薯,玉米。
因為地理大發現以及鄭和七下西洋,雖然大明有海禁,但其實大明與世界的聯係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閉塞。
尤其是土豆,紅薯,玉米這三樣堪稱神跡的產物,其實早已存在於大明,隻不過很少有人重視,難以推廣出去。
而秦政的爺爺有一好友,官至禮部尚書,名為徐光啟,酷愛西學,將研究西學當做自己一生的追求。
而來自於西方的作物,也是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如果說誰一定有土豆,紅薯,玉米這三樣寶物,那徐光啟必然是其中一個。
所以秦政得知自己爺爺居然與徐光啟有舊後,立刻派人去攜帶爺爺的手書前往京城求取。
來回去了差不多兩個月,前些天才回來,帶回來了一千斤土豆,五百斤紅薯,三百斤玉米,以及各類西洋種子兩百餘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