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抬起頭來,無比認真地看著女帝極美卻極危險的眼睛:
“陛下,您要相信先帝的眼光。”
女帝一怔,眉毛一挑:“還有呢?光憑這點不足以給你自證清白。”
“還有,臣將與您探討日後的國家大事,如果您不信我,那……臣也無可奈何。”
言下之意就是你不信我,我隻能找太後去了,你可別後悔。
“好,朕就給你一個表忠心的機會!”
秦朝吞了口唾沫,靜下心來,與女帝娓娓道來。
女帝已經換下麵具與男裝,跟高陽一樣,認真地聽他講。
隻不過前者是冷豔高貴,穩重端莊,後者是青春伶俐,任性活潑,各有各的韻味。
但秦朝此刻顧不上這些。
“陛下,南水北調工程巨大,臣一點點與您分析!”
“首先是運輸渠道,臣一開始想用陶瓦……”
女帝皺眉打斷:“哪有那麽多陶土可燒?”
秦朝點點頭:“不錯,所以臣想了另一種材料——竹板。”
“但竹板之間的縫隙絕不能太大,如今市麵上的方法是用細繩捆紮,但對於無孔不入的水來說,斷斷不行!”
“因此臣想出了一種材料——水泥。”
“水泥是什麽?”
“燒製一種石灰岩成粉末狀,拌水凝固後,卻比陶瓦堅固,而且密封性很好。不過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滲水,為了保證水能最大化地運過去……”
“那就設置水渠!每隔幾百裏就挖一水渠。”
“沒錯!”
秦朝心中一動,沒想到女帝竟聰慧至此。
“不過朕還是不明白,即使有了管道,有了水渠,怎麽讓水乖乖流過去呢?”
秦朝笑而不語,女帝反應過來:“曌車!”
“不錯,如此一來,南水北調並非不可能!”
但女帝卻敏銳地捕捉到另一個信息:“你放才說,水泥堅固,密封性又好,那麽能不能用來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