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俺看了一下,宋大壯和李柱,活比俺還好。”
“剩下的五十人裏,俺挑了二十八個身強力壯的,負責攪水泥、磨水泥。”
“有十五個願意跑腿,每天運送原料,最後七個,跟俺一樣懂點行道的,負責監督水泥的質量。”
秦府正廳,秦朝與劉大相對而坐,給足了他尊重。
後者倒不在意這些,一口悶了上好的碧螺春,說起幹活來眉飛色舞,運籌帷幄,將水泥廠管理得井井有條。
秦朝很是滿意,因為這個廠子不僅是為南水北調臨時成立的,日後也會長久存在下去,劉大做事利落,秦朝培養起來也輕鬆。
“做得好,水泥廠幹活方麵的事,以後就交給你了,至於工錢,我不會虧了你的。”
劉大一拍腿:“瞧您說的,就是不給俺錢,俺也願意幹!”
秦朝笑著點點頭:“過些時候,朝廷會派個賬房過去,你與他好好磨合,項目方麵,進了多少貨,出了多少水泥,都要如實告之。”
“是徐先生嗎?”
“也許是,也許不是,不管是不是,在我手底下做事,都要光明磊落。”
劉大嚴肅道:“老爺,俺知道了。”
他起身告退,去培訓招來的工匠去了。
蘭草將這些人的底細查得一清二楚,一直往上挖了五代,都是老實幹淨的本分人。
由於京杭運河是南水北調工程中的重要支脈,因此首先從京城開始鑿渠,水泥也就從秦朝的水泥廠中生產。
等到後麵去其他省份開渠時,自然也會在當地成立水泥廠。
在這個沒有挖掘機的年代,開個一千平米的蓄水池,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那麽水泥配方的保密時間,也是至少一年。
秦朝與他們簽了一年的賣身契,這一年內吃穿住必須全在水泥廠裏,水泥廠單獨劃了五分之一的地方當做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