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年間的藩王,用的是分封製度。
可以說在封地之中,各大藩王有著絕對的權力。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隻要朱元璋不來,可以說藩王就是自己駐地中的皇帝。
“王守仁以後就是遼王府的左長吏,戚繼光和俞大猷便是遼王府的護衛都指揮。”
朱植直接安排官職道。
左長吏,是洪武年間,藩王麾下文臣最高職位了。
而王府護衛都指揮,則是武將最高職位。
“下官謝過遼王殿下!”
“屬下多謝遼王殿下!”
張瀾離開之後,朱植望向戚繼光與俞大猷問道:“你們二人大約需要多久時間,才能培養出一支強軍?”
“殿下,若想培養一支強軍,三四月時間足以,但若想成為百戰之師,至少需要數年時間。”
戚繼光恭敬道。
“好!”朱植點頭道,“盡快培養!”
沒有人馬在手,一切就沒得結果。
如今遠離京城,來到這廣寧,他內心充滿了不安的緊迫感。
“是!”戚繼光回道。
倒是俞大猷思索了一番,問道:“遼王殿下,不知您給我們二人分配的兵力大約是幾何?”
朱植想了想,才道:“現如今廣寧百廢待興,許多地方還需用錢用人,你們二人先暫且組建一支三千規模的士兵吧。”
“屬下領命!”
說完,戚繼光便和俞大猷開始辦事去了。
朱植又囑咐了幾句王守仁,便也讓其離開了。
現在有這三人在,朱植完全心安理得的當起了甩手掌櫃。
整個遼王府,開始忙碌的運轉。
外有戚繼光與俞大猷。
內有王守仁。
同時朱植還頒布了不少的利民之策。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後世“人才引進”的觀念。
隻要外地來的人才,進入廣寧之後不僅免稅,還會分發田土等地進行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