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村路上全是坎坎坷坷,走得遠就望見村子。
看似村莊不大,出入村莊也就那麽一條路,可以想象這裏人的生活有多滯後。
“你到這村子裏幹什麽呀?平時都沒幾個人來,你看看這條路,真難走!”
坐著顛簸的汽車,和我們一起去的那個人問,也許他還怪呢,怎麽那麽偏遠的一個村莊我們就要到了呢?
他說:“我們都是在校大學生,都學畫了,都專在這樣一個地方尋找寫生。”
花緒緒臉上帶著笑容,來前說得很好,大家都得假裝畫美術生才不被質疑。
這就像剛剛下了一場大雨,道路泥濘不說,而且還是狹窄。
開車技術差的人,極可能陷進去出不了車,大家駕車要謹慎。
突然間,白文秀雙手撫摸著我,指著路邊一片土地,我循著手指看過去。
找到了這片墳地,高高低低墳包密密匝匝地挨在一塊,估計有幾十塊乃至幾百塊。
有些墳包上,還有幾枚紙錢等,在風中擺動。
車上的人們,眼睛都望向它,人們麵麵相覷。
“這墳頭有幾分怪呀!怎麽一個石碑也沒有?是不是本村村民,家境不寬裕?”
沈鳩第一個開口。
經他如此一說,再細看,果然是這樣。
按理說,那麽多墳頭上,或多或少還留有石碑,特別是這一類集體性墳地上,大都留有石碑。
否則,每到清明節祭掃時,就找不出自己家墳了呢?
“沒墓碑了,它們能分的清誰是誰非麽?如果我進了門,那就全糊塗了。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
不知別人內心是什麽想法,當我說出這幾個字時就會覺得背部有些冰涼。
“主要是因為他們這兒貧窮,路途遙遠。墓碑這麽沉重,搞不進去,那就別搞墓碑唄!”
當我們向導的那個人解釋道。
他這番解釋,多少有些牽強附會,石碑重字當頭,木碑總不能重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