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業這個名字,在西蘭縣並不陌生。
有名的窮才子。
大部份的文人都瞧不起他耕田種地,推著小攤進城販賣瓜菜,粗俗鄙陋的一個人,才氣放他身上,那是文人的恥辱。
少部份文人倒是頗為敬重周正業,能文能武,幹粗重活雖然辱沒了文人的身份,但卻不失孝道。
放在平常,就算都知道新任縣令將是西蘭縣的本地人,不猜到幾千名以後,肯定沒人相信會是周正業。別的不說,一個有著幾十畝地的小地主也比他希望大,畢竟人家能送上幾畝良田的地契或幾百兩銀子。想當官,財氣比才氣重要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偏偏,新任縣令還就是周正業。再怎麽不信,縣衙的榜文上白紙黑字寫著,府衙的大印總造不得假。更何況,清晨縣衙升堂,堂上坐著的就是周正業。
這結果,堪稱滾滾巨雷,震的西蘭縣所有人頭暈目眩,誰也鬧不明白周正業是怎麽跟府衙搭上線,而且莫名其妙登上縣太爺寶座的。
好在這結果除了些許嫉妒心強,自我感覺才識人品家境都遠遠高於周正業的文人,周正業是新任縣令這個事實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個不錯的好消息。
百姓們覺得,周正業也是窮苦出身,明白他們的苦楚,自然也會向著他們。
行得正坐得直的大戶覺得周正業既然是頭次為官,再貪也不至於向老油條般獅子大開口,怎麽著也比程文才做縣令的時候省銀子。
為富不仁的殲商大地主則認為,這絕對是一個機遇,周正業年輕氣盛又家境貧寒,兼且第一次為官,比程文才那種老油條好對付得多。使勁的砸銀子和美女,能和他稱兄道弟也說不定,到時候,還不是看中誰家的產業都將手到擒來。
皆大歡喜的一個消息,對劉傳祥來說也是一樣,周正業走馬上任的當天傍晚,他就帶著一馬車的禮品盒去了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