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外,曹軍營寨。
在關平等人破城而出的時候,侯君集再度發揮了自己輕功卓絕的本事,在曹營裏神出鬼沒,直接在曹營的糧倉上放了火,搞得整個曹營的人全部去糧倉救火,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行軍打仗,後勤補給是最重要的一環,因為不論是人是馬,都是要吃糧食的。
像是在三國時期隻要打仗,針對糧食的戰術很多,比如曹操奇襲烏巢燒糧,諸葛亮北伐搶割隴上小麥等等。
缺糧的後果也很可怕,比如諸葛亮北伐時期就因為缺糧的原因而處處掣肘。相比劉備時期,糧草短缺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其實劉備之所以打仗不缺糧,原因很簡單。因為劉備奪取漢中後,隻守不攻。不需要北伐,因此也就不需要大量的軍糧。當時的荊州還在劉備的手裏。物產豐富,交通運輸便捷。所以也不存在打仗缺糧問題。當諸葛亮北伐時,荊州已經丟了,從東麵出擊北伐曹魏的大門和道路已經關上了,不得不從漢中這一條通道北上。
而這條完全建築在懸崖峭壁之上,大多數是依靠木頭搭建出來的狹窄的道路是極其的艱難,尤其是對於運輸大規模的軍用物資而言。正如上麵的幾位道友所說的,蜀國不缺糧,而是如何將軍糧及時運到前線的問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條船能裝載多少糧食,一匹牛馬能裝載多少糧食?一條船順流而下需要多少時間,一匹牛馬翻山越嶺需要多少時間?西川通往東川漢中的道路那是隻有懸崖峭壁,蜀道之難,其大部分都是難在這一部分上,因此才會糧草不濟,要不然諸葛亮也不會為了運送糧食而發明木牛流馬了。
侯君集這家夥非常陰損,拿了些燃燒的木炭插入糧草垛裏麵,等到糧草垛冒煙的時候,也就燒的差不多了,基本上是撲不滅的。
魏軍為了搶救軍糧,全員救火,最終也隻挽回了十之一二的糧草,根本沒來得及去追趕關平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