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對於這種沒見過且可以投入戰場的龐然大物抱有極大的好奇心,心中想著要是這種動物能被蜀軍馴服拉到戰場上去,那不就是殺敵利器了嗎?
魏蜀吳三國之中,蜀漢的部隊都是以步兵為主的,騎兵的數量極其有限,而蜀漢的主要對手曹魏則是在騎兵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虎豹騎天下無雙,給蜀漢帶來的打擊也是不小的。
要是平定南中之後可以帶著這些大象去打曹魏,曹魏的騎兵優勢在大象那巨大的身軀之下,也就**然無存了!
“恩......父親,這恐怕難以實現吧......”關索知道關羽的這個想法是肯定不可能實現的。這大象可和其它的動物不一樣,北方的生存環境不適合大象生存。
象生活在熱帶森林、叢林和草原地帶,它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群居,要由一隻雌象率領,日行性,無定居。以野草、樹葉、樹皮、嫩枝等為食。
後世的大象廣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亞及東南亞以至中國南部邊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主產於印度、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也有小的野生種群。
而亞洲象曆史上曾廣布於中國長江以南的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現分布範圍已縮小,主要產於印度、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非洲象則廣泛分布於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陸。
據動物學專家考證,早在上古時期,河南就已經有野生大象了。傳說中國曆史上第一個馴服野象的人就是舜,“舜象傳說”最早見於《尚書·堯典》,後來《孟子》和《史記》等典籍也有詳細記載。
人們認為舜服象其實是馴服真正的野象。《二十四孝》裏的其中一孝就是“舜耕於曆山。有象為之耕。有鳥為之耘”,即舜馴服野象用作耕田之用。
大象被人們馴服,之後就自然而然成為了吉祥物,商代青銅器中就出現了有關大象的造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象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