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因為擔心董卓派出追兵,一行人不敢走大路,晝伏夜出,日夜急行,如此過去了數日,卻是沒有追兵趕上,不知道是不是董卓終於放棄了,不過到了此時劉辯倒也是鬆了口氣。
劉辯其實並不擔心董卓跟自己耗下去,因為他知道,隻要聽過這段時間,董卓就該自顧不暇了。
如果沒記錯的話,曹操很快就會逃回陳留縣,自己與這位梟雄也算是擦肩而過......到那個時候他就會發矯詔馳報各道,然後開始招集義兵。
再之後就是袁紹與曹操等十八家諸侯會盟討伐董卓。
不過這些事兒就跟劉辯沒有關係了,不管是他廢帝的名號,還是百十人的人馬,這次會盟都不是他能摻和的,對他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苟起來猥瑣發展才是。
不提局勢如何混亂,劉辯一行人接下來的行程倒是悠閑了許多。
如今劉辯這支隊伍也算是頗有些戰力,這一路上再遇到山賊、土匪,在這些人眼裏無非是土雞瓦狗,送錢送糧的貨色,之前大股的山賊他們還是要躲著走,現如今已經是主動出擊,為的是達到練兵的目的。
人口就是生產力,在劉辯來者不拒的態度下,他們的隊伍也是滾雪球般的膨脹起來,很快人就到了五百之數,能戰之士也過了二百。
這些自然是有高順、典韋等人操心,尤其是高順,統帥兵馬、操訓士卒本就是他最擅長之事,有他們這等良將日日邊行軍邊操練,劉辯麾下這二百多人也漸漸變了模樣,尤其是高順挑選出來的百餘人,堪稱精銳,這些人皆是人手一匹馬,武器精良。甲胄齊全。
這日眾人行至一處荒山,山雖不高,卻卻也頗為險峻,山上不過些稀稀拉拉的樹木,長滿了低矮的灌木叢。
劉辯這一路為了隱匿行跡,基本上沒有離開過山區,當初從邙山出發,順著山路一路向東而行,所以他們雖然走了約有月餘,如今也不過才走到了後世的開封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