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蝗蔽空日無色,野老田中淚垂血。
由西邊飛來的蝗蟲,翅膀發出撲棱聲,聚集在一起變成了嗡嗡聲。
在天空中猶如魔鬼的黑霧一般,然後降落在碧綠的田野上。
長安城內,無數居民走向街頭,沿街叩拜焚香。
寺廟裏人滿為患,田野之中,老田翁看著自己一年來的心血,粗糙幹裂的手掌掩麵,雙膝漸漸下沉。
長安令和萬年令帶著長安的居民走出明德門。
它有著另一個別稱,太陽門,是舉行大規模祭祀的重要場所。
街使們抬著奇怪的人像,如人似蝗,沿途不斷有人匯聚而來。
宮城之中,李世民看著顯德殿裏時不時跳起的蝗蟲,冷眼掃視了下方的群臣。
飛蝗來了,真的來了。
李世民不知道自己是該高興,還是該憂心。
群臣們坐在兩旁,時不時躲避著跳起的蝗蟲。
“陛下,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望陛下降罪。”
李世民閉眼,回憶著同林北的相遇。
先賢有自身的局限性,他們說的也不一定對。
蝗蟲可以解決,但是需要極大的人力物力。
杜如晦看著上首的李世民沉默,歎息道:“我等早已知曉蝗災將至,再言失道之敗,未免過於牽強。”
方才出班的老人斜眼看了下杜如晦,反擊道:“那又如何,從古至今,蝗災都不曾消滅,一蟲雖死百蟲來,這非人力所能除。”
“孔給事,衝遠兄,詩有雲:‘秉彼蟊賊,付畀炎火。’漢光武曾下詔:‘勉順時政,勸督農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賊。’為何給事不懂變通?”
杜如晦沉聲舉例說道。
“因為他們不會被餓著,”上首的李世民睜開眼睛,看著下方的給事中,孔穎達,歎道:“朕會下罪己詔,現在討論之後事宜。”
這時,原本不會對這種議題出聲的武將出班道:“陛下,臣建議,挑選捕蝗使,盡快滅除蟊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