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掉相冊後,時幀打開了黃雨的社交軟件,查看起她和別人的聊天記錄。
她沒有將和任何人的聊天對話框置頂,幾個代購群爭先恐後地爬到最上麵的位置,用右上角的紅點召喚正在看信息的人將其點開。
往下翻,除了代購群外的最新一條消息,是備注為“老媽”,頭像是一朵盛開蓮花的人在一天前發來的,詢問黃雨哪天有空回家吃飯,二舅從鄉下帶了條臘肉來。時幀心想還吃什麽臘肉,她自己都被煮熟了。
除此之外近期再沒有其他人給她發信息了。難道黃雨刪過聊天記錄?時幀點開黃雨的通訊錄,發現她隻有五十三個好友,而且這些好友的對話框都安靜地躺在對話列表裏。雖然有的對話框裏隻有一句沒回答的“在嗎”,但這些足以證明黃雨並沒有刪除過聊天記錄。
接下來是她的通話記錄,短信,網頁的瀏覽記錄,搜索引擎裏的搜索記錄,近期讀過的書。
這是時幀第一次如此肆無忌憚地窺探別人的隱私,從一個人的手機裏幾乎能夠了解他生活的全部。時幀忽然產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在未來,墓碑上的墓誌銘會不會被一塊電子屏幕替代?
黃雨最近的搜索記錄幾乎都跟刑法有關,例如敲詐勒索罪的立案標準與量刑標準,敲詐勒索20萬會被判多少年,女子監獄真實圖片,女子監獄夥食標準。
想得可真夠遠的,都在考慮自己進監獄以後能不能吃好吃飽了。
另外引起時幀注意的是黃雨近期讀過的電子書,書架上全部都是懸疑類書籍,有的讀了百分之五十,有的隻讀了百分之三,唯一的一本讀完的書叫作《丁達爾效應》。
丁達爾效應指得是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裏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寓意著光可以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