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流水線前,曹操四人足足看了一炷香的時間,這才離開。
“子桓,要是人手和印製的機關再多一些,一天印製一千、甚至一萬本也不是不可能,對吧?”
離開少府工坊的路上,曹操忍不住向曹丕問道。
曹丕點頭道:“父親說的沒錯,不過生產工具和生產工藝以及生產流程仍舊可以繼續優化。”
“假以時日,即便還是十名工匠,還是一台機器,一天印製一千本也不是步可能!”
想起電力驅動的各種機械,曹丕從未像今日這般如此明顯的感受到科技對於生產力發展的意義。
這可不是看看曆史書,也不是看看紀錄片,就能夠體驗到的。
“或許我的穿越,對整個時代來說,不僅是變革者,也是見證者吧……”
曹丕的心中忽然冒出這個念頭,不過隻是一瞬並未深想。
這等哲學問題,就留給工業時代的讀書人去思考吧,他曹丕的任務,就是將他們送入工業時代。
“或許魯班在世,子桓公子也可以與其分庭抗禮。”
年過五旬,頭發已經黑白參半的荀彧,此時看向年輕而又極富潛力的曹丕,輕聲感慨道。
因為荀彧沒有從金錢的角度去看待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而是從對於讀書人的影響角度來看待,所以會將曹丕與魯班做比。
因為兩人都是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
就像千百年後的工匠仍舊使用者魯班發明的工具,即便更為先進,但也是魯班那個時代定下了最為根本的形製。
現在曹丕改良後的造紙術以及發明的印刷術,對於千百年後的讀書人來說,曹丕這個名字定然值得銘記!
而這就是天下文人士子、帝王將相所追求的,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荀彧、賈詡和程昱都沒有把握自己今生所作所為能夠流放百世,可他們麵前剛剛二十出頭的曹丕就已經做到了,並且一副無比平靜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