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此言一出,不論是曹操、曹植還是荀彧、賈詡,都將目光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曹植沒想到曹丕竟然還會對騎兵作戰發表意見,心中隻覺好笑。
“兄長,你所說改良後的馬鞍與馬鐙,難道能夠讓幽州騎兵和鮮卑騎兵在草原上一較長短?!”
草原上鮮卑騎兵的作戰方式,如同狼群圍獵一般。
他們並不會和幽州騎兵硬碰硬的衝鋒對戰,而是你追我逃,你疲我打,深得運動戰的精髓!
而幽州騎兵所麵對的,就是在草原上來去無蹤的鮮卑騎兵,追很難追得上,因為要顧忌糧草補給,不能夠過於深入草原作戰。
打確實能夠打得過,可鮮卑人根本不和幽州騎兵正麵對抗,在雙方追逃的過程中僅以弓箭進行騷擾。
等到幽州騎兵露出疲態準備回撤的時候,這些鮮卑騎兵又會一擁而上,憑借嫻熟的配合與強過幽州騎兵的騎術來蠶食幽州騎兵。
所以曹植才提議向長城增兵,更好的掌握鮮卑部落和騎兵的動向。
“鮮卑騎兵之所以有恃無恐,一是倚仗幽州騎兵不敢過於深入草原,二是靠著從小在馬背上練就的騎術來去如風。”
“此時草原上天氣惡劣,沒有好的向導確實不應該貿然深入,不過在騎術上麵,可以由改良後的馬鐙與馬鞍進行彌補。”
曹丕聽到曹植語帶諷刺的詢問,認真分析起雙方的優劣。
曹操和荀彧、賈詡聽過曹丕的分析,都認同點頭,畢竟這也不是什麽秘密。
他們最為關心的,就是曹丕最後所言,以改良後的馬鐙與馬鞍提高幽州騎兵的騎術這一點。
馬鐙與馬鞍,原本就是由草原傳入中原。
此時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原人說自己改良後的馬鐙與馬鞍,比鮮卑人的還要好用,自然十分引人矚目。
“兄長說的確實不錯,但僅僅是馬鐙與馬鞍,就能夠讓幽州騎兵在騎術上麵,勝過從小在馬背上長大的鮮卑騎兵,兄長不覺得這番話實在是異想天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