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地下三層,牧天開始推動基地進一步擴張,以他即將擁有的實力來說,區區五百人的營地馬上將很難對他起到什麽作用。
除開打算派去鬆河區的斥候小隊,牧天打算精銳出擊將現有的戰力全部帶上,先拿下旁邊的大型商超補充物資,再清理周邊的居民區擴充人手。
經過這段時間的擴張,糧食儲備雖然還有一些但是很明顯已經開始吃緊,張祥擬在營地推行積分製度,如上交多少物資、擊殺多少喪屍、作出多少科研成果等都可以計算積分。
畢竟按照牧天接下來的發展規劃,營地人口將會迎來一次暴漲,此時再像之前那樣大包大攬的吃大鍋飯顯然已經不合適。
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乃至逐出營地不再接受庇護將會成為常態。
來到負三樓找到張祥,讓他召集眾人去負一樓開會。
整個地庫內被三十二個大型炭火堆圍在中間,火紅的木炭將地庫內的聚集地和外界的寒冷完全隔絕開來。
雖然做不到溫暖如春,但是十度左右的平均溫度和外麵零下十度的溫度比起來還是好上太多了。
當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靠近火堆的地方溫度就高,通風條件好的地方火堆就相應的設置的更大,人群自然更願意靠近這樣的地方,方便生火做飯。
是的,現在已經不再提供統一的夥食保障了,而是按照貢獻的大小定額分配食物,各人能得多少全部各憑本事,拿到食物後營地的幸存者直接靠著炭火堆加熱食物。
夥食保障組目前隻負責供應外勤組、科研組和牧天等人的夥食,以便節約他們的時間用於探索和製造。
等待了約十來分鍾,各部門的負責人基本都來到了會議室,牧天看到了幾個新麵孔,隨著各小組的不斷擴大,職能也在不斷細化。
就比如科研小組就有了三個專項小隊,這些隊長便是新生代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