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有豬肉嗎?”
杜如晦夾起一塊排骨不可思議地說。
位於大唐境內
魏振看了幾個人的樣子,心中不禁罵聲土包子。
但他麵帶老師的樣子,張口就解釋說:“老杜,這是豬肉,豬裏的排骨,哪,想不到豬這麽賤的家畜,肉也這麽香!”
豬肉賤嗎?
李修忍不住嗬斥一聲,“魏振,這句話不好說,豬身可是都有寶貝!”
語驚四座的。
豬肉是大唐完全很少有人會吃的,原因是肉又硬又腥。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
生豬養殖周期太長,豬仔一個,長到百斤就能屠宰,起碼需要三年。
還有就是豬特別會吃飯!
因此在大唐很少有人養老百姓。
李世民卻另眼相看,對李修另眼相待。
憑著自己對於李修的理解,李修永遠不會空穴來風。
他正色問道:“李老弟,為什麽說豬都有寶貝?”
“在豬體上,不論腰部,肺髒,肝髒,肚髒及其他內髒都是口感一絕。”
李修笑了笑,“而且,豬的養殖周期很快,豬仔成長到兩三百斤,不過隻要三四個月的時間,比起牛羊來,快了不知多少倍。”
“三四個月就能養成?”
魏振的心震動了一下,無言以對。
如果不是李修那裏吃豬肉的話,如果在場的人都聽了的話,有一個人說豬肉就是非常美味的肉食的話,想必都要嘲笑了。
李修如今不但證明豬肉是一種美味肉食。
並表示養豬周期比牛、羊都快!
包括李世民等少數人也沒底氣說是李修吹牛。
“李老弟,那麽,這有哪些養殖方法呢?能談談嗎?”
李世民的眼睛閃閃發光。
如果真能把養殖豬大麵積普及到大唐,那麽他李世民的曆史功勳,也會增添濃墨重彩!
聽你說,勝讀十年書。
這句話證實給李世民和手下的幾個重臣們聽,確實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