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凶初現
早上10點25分,原京古城樓腳下一條幽深的胡同一隅,“貓眼”咖啡廳的落地玻璃窗上零星地張貼著幾張老舊電影海報,從外麵看起來,咖啡廳內光線昏黃,頗有幾分複古的味道。咖啡廳的大門虛掩著,說是大門,實際上隻是兩片窄窄的木板,故意做舊了的木質紋路泛著黑油油的亮光,一個刻有花式“OPEN”字樣的牌子歪斜地掛在門上。咖啡廳內飄著濃鬱的哥倫比亞咖啡豆香,藤凳、布藝沙發、搖椅……各式各樣的座椅雖然繁雜,卻組合出統一的風情,被擺放在眾多的書架周邊,一股藝術、隨性的氛圍在這樣的裝飾下油然而生。
這間咖啡廳在這一帶非常出名,不僅是文藝愛好者們的聚集地,還因店主涉獵廣泛的老電影收藏而受到一眾小電影導演們的青睞。
咖啡廳剛剛開始營業不久,通常要到了午後,咖啡廳才會熱鬧起來。店老板正循例打掃著吧台內部,眼角的餘光不時掃向坐在窗邊的年輕女子。女子穿著駝色的寬鬆大毛衣,內搭粉綠色格子襯衫,牛仔褲,長筒靴,黑發在腦後輕輕挽起,看起來簡潔又幹練。她幾乎是今天上午店內唯一的一名顧客,已經連續喝光了兩杯意式特濃,可依然倦容滿麵,眼底掛著深深的黑眼圈,明顯是昨晚熬了夜,睡眠嚴重不足。
女子將一份今早的《榮京日報》攤開在桌麵上,她似乎很珍視這張報紙,對於頭版頭條的文章讀了又讀,臉上浮現出陣陣憂慮。
事實上,店老板的吧台抽屜裏也擺著一份今早的《榮京日報》,他讀了,內容的確很令人回味。
頭版頭條的文章標題是這樣的:《護城河上碎屍再現,後“惡紳士PRADA”時代的卑微模仿犯》
首先,報道的內容就令店老板非常震驚,這次遇害的依然是一名女性,而且來頭不小,是個美籍華人,不過這全部影響不了她的裸屍被切成6塊,分別拋在了這個城市的公園、河上和商場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