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者
輕輕將一杯黑濃的苦咖啡放上書桌,邢星睡眼惺忪地打開電腦。跟往常一樣,身旁的熒光鬧鍾顯示現在是原京時間早上7點半,距離她出門到《榮京日報》上班還有一個小時。
通常這一個小時,邢星會用45分鍾來觀看一集犯罪題材的影視作品,15分鍾梳妝整理自己。最近她追的是美劇《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該劇已連拍了數季,一集一案,節奏非常緊湊,今天這一集是她最感興趣的犯罪模式:潛藏在都市精英人群中的連環殺手,專以年輕女性為作案目標,從征服與殺戮中獲取變態的滿足和快感。
時間過得很快,結局也並沒有出乎邢星的預料。她懶懶地關上電腦,踱步到更衣室,不到10分鍾便出來了,依然是牛仔褲配格子襯衫,外罩一件灰色的寬鬆長毛衣,大衣和高筒皮靴全是黑色的,一個深棕色的純皮大包裏麵隨意地塞著手提電腦、采訪本、圓珠筆、零錢包等物件,她又花去5分鍾在略帶倦容的臉上簡單地打了一層BB霜,塗抹上淡粉色的口紅,長發在腦後鬆鬆地係了個結,出門前,邢星還不忘給予鏡中的自己一個肯定的微笑。
《榮京日報》社位於原京環城線的京廣橋內,通常人們提起原京環城線廣京橋到國展橋一線,都認為當劃分到城市的中央商務區(CBD),可事實上《榮京日報》社的地理位置卻非常尷尬,就好像被繁華故意遺棄了一樣,僅隔著一條街區,對麵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個個都超過30層以上,樓體的外立麵也大多選用高檔防碎玻璃和金屬窗棱,給人一種幾近壓迫的現代感。而《榮京日報》社的小樓卻一共隻有5層,相形之下格外低矮,看上去就像是一位已於風燭殘年的駝背老人,佇立在一群英姿挺拔的年輕人當中。
小樓破敗的灰牆上有一半爬滿了藤蔓,在初冬時節也隻剩下光禿禿的藤條,像老人腦門上的血管般突兀分明,老舊的十字格刷漆玻璃窗規規整整地一排排座落在小樓朝陽的一側,不過邢星倒覺得舊樓的好處也恰在於此,樓內幾乎所有的辦公室都位於采光較好的一麵,在陽光明媚時倒是頗有些複古的文藝範兒,置身樓中,人們都會下意識地輕聲慢步,因為積攢了數十年的報紙的油墨香氣仿佛已滲入到樓內的每一寸牆壁和地麵,演化出一股純正的文化氣息,也似乎隻有這一點還勉強能彰顯出《榮京日報》作為原京老牌新聞日報的輝煌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