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格騙局

第1章 人格障礙

故事的開始先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吧。

我叫蘇茗,今年二十六歲,曾經是葉隊手下的一名警察。後來因為一起特殊的案件,我離開了刑警隊,開始專心研究我一直很感興趣的犯罪心理學。

現在的我是一名作家,出版過幾本破案小說,有時也在網上連載我最新創作的故事。

我的寫作素材大多是葉隊提供的,雖然我兩年前就不在他手下幹活了,但是私下裏我們經常碰麵。他會把近期偵辦過的案子,或者從別人那聽來的案子詳細地講給我聽,我再把這些素材加工成故事講給我的讀者。

在葉隊的幫助下,我接觸過形形色色的罪犯。我常常站在他們的角度解讀他們異於常人的行為,試著挖掘出他們隱藏在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秘密,找到他們的罪惡之源。

我這樣做不是為了給他們的罪行找理由、找借口,而是為了幫助那些有同樣問題的人遠離犯罪。因為我始終相信無論對個人還是社會,預防犯罪行為的發生遠比處罰已經發生的犯罪行為更有價值,更為重要。

葉隊一直很支持我的工作,並竭盡所能幫我安排與犯人麵對麵交談的機會,直到他隱約察覺我有些不對勁兒,我便再沒有機會接觸那些犯人了。

事情還得從幾個月前的一天晚上說起。

那天,葉隊剛剛結束了忙了整整半個月的案子,我約他出來吃飯,兩個人像往常一樣喝酒聊天。他問我最近在寫什麽故事,我說我正在構思一個正常人偽裝成精神病人犯罪,試圖逃脫法律製裁的故事,問他有沒有這方麵的素材。

葉隊想了想說,幾年前,他的師傅處理過一個挺奇葩的案子。一個女人為了報複出軌的丈夫,一直在家人麵前裝瘋賣傻,把戲份做得很足。

家裏人真以為她的腦子出了問題,帶她去醫院檢查。醫生沒查出個所以然來,就說她是因為丈夫出軌受了刺激才變成那樣的。盡管如此,醫生還是給她開了一些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並叮囑她的家人好好照顧她,以免她做出過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