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匆匆趕到蜂鳥書店,見到了那位等候多時的谘詢者。
他叫呂斌,今年三十六歲,職業是中學地理老師。
他說他是在電視裏看到了我參與的《心理與夢境》的訪談後,決定找我谘詢的。
在此之前,我們通了電話,得知他的谘詢內容與夢境有關後,我有過猶豫,但他言辭懇切,希望得到我的幫助,思忖再三,我還是接下了這起谘詢。
簡單的寒暄過後,呂斌仍舊有些拘謹:“其實,在找到你之前,我也猶豫了很久,我說服自己這一切隻是夢而已。我和妻子提起過,她也說夢都是虛幻的,夢裏的事情怎麽能夠當真呢,她還囑咐我不要胡思亂想,我也這麽安慰自己,但這個夢反複出現,我越來越在意,它甚至開始影響我的工作和生活了。”
“所以,你想要在我這裏得到答案?”
“是的。”他幹澀一笑,無奈地點了點頭。
“你說,你在夢裏看到了一場凶殺案?”
“沒錯,我看到一個男人殺死了一對母女。”他不假思索地回道,“準確地說,他是放火燒死了她們!”
縱火殺人。
我在筆記本上輕輕寫下:殺夢?
在邢鵬的案例中(參見《潛夢者1》),我曾介紹過這種夢境。
在夢境學裏,有關殺戮的夢境被統稱為殺夢,它是釋放性夢境的一種表現形式。
不過,殺夢並不可怕,幾乎每個人都做過這種夢,它的出現和童年創傷、生活壓力以及人際關係有著密切聯係。
通常情況下,殺夢是緩解夢者情緒或壓力的一種方式。
“能簡單描述一下夢境內容嗎?”
“那個夢是從一條又窄又暗的樓道裏開始的。”他回憶道,“一個人影出現在了我的視野裏,對方走到一扇門前麵,然後打開了它。我小心翼翼地跟了過去,發現那是一個男人,戴著口罩和帽子,我看不到他的容貌,但我感覺他應該是一個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