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漢說:“還好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還不錯,雖然成王對周公攝政有諸多滿,但周公還政成王後,成王還是能夠繼續執行周公的政策。”
韋東臨說:“確實。政策的連續性很重要,曆史上人亡政息,人才茶涼的事太多了。曆史上不少改革家都沒有好下場。春秋戰國時期,實行變法的並不隻有秦國的商鞅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最終以失敗告終,吳起不但被亂箭射死,其政策也被廢棄。商鞅變法時,得罪了太子。太子就位,成為秦惠文王後,對商鞅秋後算帳,商鞅被五馬分屍。但秦惠文王雖然不喜歡商鞅這個人,但是知道商鞅的變法有利於秦國,能夠讓秦國強盛,依然繼承了商鞅的變革。秦國最終能夠統一六國,和秦國政策能夠一以貫之,有很大的關係。“
孫承宗歎息道:“前朝張公居正的變法曾經讓國家強盛,可惜了,張公的變法大多數現在都沒執行囉。”暗示崇禎應該進行經濟上的變革。徐楚龍知道孫承宗的意思,裝做不知道,沒有做何反應。
韋東臨說:“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連年征戰,攻城掠地,秦王嬴政當政時,差不多擁有天下一半的土地。而擁有這一半的土地,秦王朝用了一百一十年的時間。秦王政十七年開始滅國之戰。滅國之戰,從韓國始;到秦王政二十六年,以齊國終。秦國擁有天下一半的土地,這一半的土地還包括秦國自己的土地,用了一百一十年的時間。開國對六國的滅國之戰,擁有另一半的土地,得到整個天下,卻不過10個年頭。對於勝者來說,真是橫掃千軍;對於敗者來說,則是兵敗如山倒”
徐楚龍說:“秦始皇統一六國,讓華夏在第一次分裂後再次統合在一起,確實有不世之功,但秦朝不過享國十五年。你怎麽說他為華夏選擇了另一條道路,並稱他為又一個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