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看我崇禎如何力挽狂瀾

第24章 韋東臨的張良計(下)

韋東臨說道:“現在使用核聚變的條件不成熟,核聚變需要建立很多新的行業,也需要培養大量的人才,行業和人才同時具備才能使用核聚變。現在可以實現的能源革命,就是使用煤。”

孫承宗說道:“可是現在已經使用煤了。老百姓已經在用煤取暖,用煤冶煉鐵。”

韋東臨說:“遠遠不夠。工業化是大規模使用替代人力和畜力的機器,而這些機器動力的最終來源是煤,用煤產生的熱能發電或者直接驅動機器運轉。

現在紡紗是用手搖的紡機,以後要用紡紗機器,用煤產生的動力驅動機器運轉。工業化就是要大規模使用機器替代人力和畜力。”

孫承宗問道:“大規模使用煤,煤不夠怎麽辦?”

韋東臨說:“華夏富產煤,陝西和山西都有大量的優質煤。“

崇禎說道:“好吧,現在煤開發出來了,大規模使用了,你準備生產哪些機器?“

韋東臨說道:“一步到位實現電力驅動當然是好,但現在沒有相應的產業和人才,電力需要的橡膠樹也需要時間長大。這次我們帶來的種子是速生的,但也需要三年才能收割橡膠。“

崇禎聽到三年,有些失望道:“要三年啊。“

韋東臨說道:“這三年我們並不是等著橡膠樹長大,依然可以做很多事情。人才培養就是可以做的事情,而且還有很多機器也是可以生產的。“

崇禎馬上問道:“可以生產哪些機器?“

韋東臨答道:“蒸汽機是可以生產的,蒸汽機雖然落後,但生產相對簡單。可以從簡單地開始,在實際操作中培養人才。煉鋼廠也是需要建的。還有水泥廠。“

孫承宗問道:“水泥是幹什麽的?“

韋東臨說:“水泥就是一種粘合劑,現在的城牆用糯米作為粘合劑,水泥更結實,粘合的也更迅速。剛才說了能源、交通和通信三個革命。水泥大規模使用,就可以為交通的革命做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