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看我崇禎如何力挽狂瀾

第40章 八百萬公頃稅田

崇禎說了個讓與會人會既興奮又心驚膽跳的決定:“從太祖及曆朝先皇封第一代親王開始算,五代後親王的王田,田地不再免稅賦,國家不再提供祿米。五代之後未交的稅糧,追繳五代之後的田稅。”

崇禎問戶部尚書畢自嚴:“戶部尚書,你來說說我大明朝現有多少位親王?“

畢自嚴答道:“回聖上,我大明朝現有親王29位。沒有超過五代的親王有7位,其中第一代親王有福王朱常洵,瑞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潤,桂王朱常瀛。第二代親王有潞王朱常淓。第五代有德王和榮王。其他22位親王都超過5代:其中經濟實力最強的蜀王和楚王,蜀王是第十三代,楚王則是第九代。”

崇禎聽了畢自嚴的報告,心想:“剛才把所有親王都關進天牢看來還關錯了幾個。”

崇禎對畢自嚴讚不絕口道:“畢尚書,對情況的掌握簡直是耳熟能詳,信手拈來。真是為官楷模。”

崇禎說道:“既然太祖留下的祖訓是從五代之後開始算,那就這樣吧。瑞王、惠王、桂王、潞王、德王和榮王,看來抓錯了,立刻放出來。這六個親王按五代內直係宗親人數給予每人五十畝的免稅田,祿米一律取消,親王們作為朕的宗親,更要自力更生,鼎力支持國家財政。”

崇禎繼續說道:“福王雖然是第一代親王,但是在朝廷之上公然撕毀太祖留下的錦囊妙計,予以廢黜,撤消藩國,全家貶為庶民。”

畢自嚴提醒崇禎道:“臣有一事稟告,如果五代之後親王的田地不再免稅,要補繳田稅的話,有些親王估計要被抄家,全部田產充公,即使這樣,也不一定能補繳田稅啊。”

崇禎說道:“張居正推行改革前,稅田隻有400萬公頃上下,通過清查、重新丈量田地,將稅田恢複到700萬公頃,但比太祖時的800萬公頃少了100萬公頃。200年來,持續開墾荒地。朕要稅田恢複到太祖時的800萬公頃,這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