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整個鹹陽宮內的氣氛,都變得莫名嚴肅了起來。
身為大秦最正統的繼承人,扶蘇與儒家走得太近,始終是嬴政心中的痛。
大秦的確需要一位仁慈的繼承人,在他百年之後實行仁政、改革律法。
但這個仁慈,絕不是儒家那種嘴裏一套,做起來又是一套的仁慈。
路不拾遺?
以德報怨?
沒有人會否定這是美好的品質,也沒有人會說儒家聖賢都是偽君子。
但最重要的是,儒家學說的核心是‘人性本善’這一點。
可是現實裏,有幾個人生而便有聖賢之心,又有幾個赤子不會被這濁世汙染?
法治,才是約束世人最好的選擇。
人治,隻會將矛盾和混亂堆積,直到某個時刻爆發出來,頃刻間毀滅一切。
一如八百年前的周朝,沒有人去否定那個儒家當道的時代有多麽繁榮昌盛。
可是這種繁榮的表麵下,卻孕育出了一個又一個強大無比的諸侯國,當他們不再滿足於如今這些權勢,當周王室逐漸失勢,當臣服於周朝不能帶給他們更多的利益……
諸侯王們便紛紛露出了獠牙,造就了這個持續了八百多年的春秋亂世!
直到如今,他嬴政一掃六合,滅了所有諸侯國,成為了至高無上的主宰!
他確信自己一定會名留青史,因為八百多年前的周王室推翻殷商之後,實際也隻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罷了,所以周朝八百多年國運,他們也隻能稱王!
而他嬴政,是前無古人的第一位皇帝!
郡縣製與分封製之間,看起來是法家與儒家的對抗。
可這又何嚐不是君權與臣權的又一次抗衡?
即便是他的兒子,嬴政也絕不會讓步!
“兒臣以為,郡縣製從各個角度出發,都要遠遠優於分封製!”
“凡是進言取消郡縣製,效仿周朝施行分封製者,無一不是想腐朽我大秦根基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