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來訪,有失遠迎,還望海涵。”
江辰嘴裏說著客套話,臉上已經堆起了笑容。
“公子說笑了。”
李斯衝著江辰抱了抱拳,澀聲道:“公子今日之舉,已與儒家徹底決裂,不知公子接下來打算如何做?可有斯能幫上忙的?”
以李斯的整治眼光,自然不難看出,在儲君人選上,嬴政依然是傾向於扶蘇的。
甚至於,無論扶蘇建立錦衣衛能否完成軍令狀,嬴政都會給他鋪好路。
想通了這一點,李斯盡管知道,自己不應該參與到皇權鬥爭中。
可架不住眼前的利益實在太大了啊!
且不說扶蘇如今與儒家決裂,身邊沒有可用之人,他此刻入局將來便是從龍之功。
就單純一個流官製度,李斯便知道扶蘇是研究過自己的郡縣製的,並且願意支持郡縣製!
這可比還沒有表態的胡亥要強得多!
而且好東西肯定不會一次性拿出來!
他李斯能不能名留青史,幾乎可以說寄托於扶蘇之手!
“下一步……”
“倒是有些想法。”
“敢問丞相,如今我大秦有學識者,有幾人?”
江辰似笑非笑的問道。
李斯思索了片刻,便篤定的說道:“昔日諸國皆盛行養士之風,有學識者不在少數,但是大多出身儒、墨、兵、道四家,因我秦國國策,恐怕其中大多數人都不願為我大秦所用。”
說到這,他又想了想,才開口說道:“真正忠於我秦國的有識之士,不足千人。”
“那我再問一句,這些人中,學識精通、可堪大用的人,又有幾何?”
江辰再次發問。
李斯這次沉默了很久,才澀聲道:“可堪大用之人,大抵…不足百人。”
如今百家爭鳴,有識之士多如過江之鯽,但是刨除掉那些不願意為秦國效力的,或者暫時為秦國效力,可根本就不忠於大秦的學士之後,餘下的人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