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一個佃戶的兒子,竟有如此才華……
朱廷賢深深的望著吳有缺,他忽然覺得喬翀說的很有道理,
不是吳有缺配不上大喬,而是大喬,配不上吳有缺。
人有衝天之誌,非運不能自通……
當所有人恥笑吳有缺卑賤身份時,他沒有自卑,沒有羞愧,而是以‘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來反擊世人的冷嘲熱諷。
“此子,有蓋世之才!”朱廷賢好生羨慕。
年輕帥氣,且有如此才華,意味著吳有缺的未來有無限可能。
此子將來的成就不可估量。
哪怕他今日死去,單憑這篇文章,也足以在吳國後世千百年滾滾曆史長河中,濃墨重彩的留下一筆。
自古以來,惟有從政和文章最是容易在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這一點,張敬禹差遠了,他怕是這輩子都夠不著吳有缺的成就。
昔日朱廷賢為了吹捧,抬高他的學生張敬禹,好在入仕前,有個優秀的政治麵貌。在一次大佬雅集時,朱廷賢盛讚了一句‘天下才氣共十鬥,張敬禹獨占八鬥’。眼下,他的學生張敬禹站在吳有缺麵前,實在是……連朱廷賢都替他自慚形穢。
不論相貌還是才華,完全就是雲泥之別。
“可惜,他是個佃戶……”
“太可惜了!”
朱廷賢心中一頓惋惜,“倘若他吳有缺是我朱廷賢的學生,僅憑這篇文章,我朱廷賢便有十足把握讓他在二十年之後位列三公。”
而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他朱廷賢會掛上‘吳有缺之師’的名號,無論身前還是身後,身份地位都會隨著出色的學生而水漲船高。
所以當朱廷賢聽到喬翀說此前吳有缺還作詩一首時,朱廷賢頓時百爪撓心。
試想,一個卑賤的佃戶,在這樣一個場合,遭受幾百個權貴抨擊,諷刺。這要是換做一般人,早就羞愧的無地自容,自卑到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