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府、南庭、案牘堂
隴元鎮跟著陸善走進南庭,一眼就看到,那重簷歇山頂的高殿,被前後遊廊簇擁著矗立園中,殿頂好似仙鶴飛簷,牢牢翹起鴟吻,綠琉璃瓦片如同鑲嵌玉石,不斷拉高府衙天際線,代表著皇帝給予的無上權力!
“案牘堂雖稱為堂,實際上應該稱殿,因為它的規製比不良府其他殿堂規製都高,重簷歇山的殿頂隻比含元殿低了一級,本來是有違禮製,可一旦裏麵放進大案牘庫,就相當於裝進天下萬民,誰也說不出什麽。”
陸善說著話,穿過遊廊提給腰牌,等不良衛檢查完畢,立馬開了殿門讓二人進去。
名為案牘庫,裝的自然不是什麽金銀珠寶、名貴字畫,而是大端兩京十五道千萬萬黎民的籍冊卷牘。
如此龐大的數據,如果放在後世,一定是被放進雲空間裏去了,可是科技不發達,自然沒有那麽方便。
古人想保存大量東西,唯一能想到的一定是建高屋大廈貯藏其中,這案牘堂上下廣設圍欄平台,將殿宇築為上下挑空的三層樓閣,劃分成十七間儲閣。
京畿長安、東都洛陽、關內道、隴右道、隴西道、淮南道、江南江北、劍南……兩京十五道的漆雕藍牌懸於堂前,堂內廣設明漆轉輪櫃,以天幹地支、時辰節氣為經緯度衡,將諸多案牘記錄其中,案卷如走馬燈可隨意旋轉、拿取、籌算。
幾千幾萬轉輪櫃齊齊轉動時,殿內便如同星河流轉,如入西方萬經千卷的無量佛寺,霎時輝煌奇異。
如此物事,假如沒有做事章程,想找任何一卷案牘基本上如同大海撈針、難於登天,殿中所配給的都是大端帝國最優秀的人才:
經卷博士、望案博士、歸藏博士、通算博士、刻漏博士、護殿衛、通傳衛、玄都衛、營繕匠、筆墨吏……這些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的官員,涵蓋了記錄謄抄、審核案卷、執行封藏、遞送資料、保護宮殿、營造修繕、筆墨紙硯後勤等諸多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