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端不良衛

第七十六章:千裏俠客行

古代王朝曆來重視農桑,一旦開國立朝立馬就要分地授田、勸課農桑,好叫農戶永遠都困在土地上,隻要他們麵朝黃土背朝天耕地種糧,公府這才能填滿國庫,填滿每一處倉稟,如此,勳貴才能安心揮霍。

曆朝曆代,都對逃農遊民嚴厲懲罰,一旦發現,必定加重懲罰,或是罰沒為奴、或是充軍流放,他們怕的,就是農人一旦流動,見識了天上人的瓊樓玉宇,就知道是誰壓在他們脖子上吸血吸脂,是誰在替他們歲月靜好!

俠客,對於公府來說,隻是另一種形式的流民,這種流民武藝高強、不服管教、行蹤不定、甚至還可能仇視朝廷,如此惡劣之人,怎麽能容於公府之眼。

大端早年並不鼓勵流民,如今北方狼煙遍地,想攔卻也無能為力了,隻能任由農戶逃亡南方。

言歸正傳、專注眼前。

天下武功千千萬,唯煉內功筋骨皮。

此人早年拜師於安西老卒之手,數十年站樁打拳、淬煉筋骨、磨煉精神,造就出獨一無二的武者體魄,前往安西都護數十年,在戍守城鎮時有見識過不少詭異功夫,將之融會貫通,終於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千裏俠客行。

強身健體、淬煉精神、護身防衛、製敵至勝、殺敵取首、內功練氣、結丹於田……這種功夫下可對付地痞流氓亂民惡霸,上可擊敗江湖名俠仗劍殺手,外可疏通經絡捶打皮肉、內可運氣周天結丹在身。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不管遇到的對象是誰,隻要感覺到他們的敵意,必然能找出應對之功、製敵之策,可保千裏行俠、百戰不殆。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心存正義,無所畏懼。

隴元鎮看向書中的“千裏俠客行”,那千言萬字、訣竅秘法竟全都鑽進眼睛,刻錄進腦海,他很快把如此奇功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