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本奏!”
洪武八年四月初,早朝快結束時,右丞相胡惟庸躍眾而出,朗聲說道:“陛下,臣得報,鳳陽縣令張成,暴虐枉法,濫殺無辜。”
“手上不但沾滿當地豪紳明門的鮮血,區區七品,竟敢誣蔑三品大員耿天喜,說殺就殺,先斬後奏。”
“一度阻撓中都營建,膽大包天,不把陛下放在眼裏。”
“如此狂徒,請陛下誅其滿門!”
嘶……
此話一出,朝中大臣不少麵麵相覷,倒吸冷氣。
本來區區七品縣令的事,哪輪得到在早朝上說,刑部直接就辦了。
但居然是張成!
其祖張飛一是天下名士,薈萃各家學說於一身,猶擅《周易》。
在這種家庭熏陶之下,張成從小便學腹五車,元末中進士。
後拜師朱升,曾為朱元璋獻計“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堪稱大才!
大明初見後,本應論功行賞,但他卻主動跑去鳳陽縣當個區區七品縣令。
如今,更是以七品殺三品,震驚朝野!
要知道,耿天喜可是泗國公耿再成的公子啊!
耿再成是開國大將,曾為朱元璋立下汗馬功勞,至元二十二年遇兵變而死。
朱元璋念及舊情,對其子耿再成相當照顧,命其監督鳳陽中都營建工程。
卻不想,竟死在一個區區七品縣令之手……
“胡愛卿,此事當真?”
朱元璋聞言,瞳孔微縮,眼中閃過一抹震驚。
他一生經曆數難建立大明,早已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
但聽到張成擅殺耿天喜,也不禁心神震動。
七品殺三品,亙古未聞!
這已經不是膽大包天,而是無法無天!
大明初建,百廢待興。
所以律法嚴苛,上行下效。
張成此舉若是真的,那就是破壞大明律法,是死罪。
“千真萬確,臣請旨,讓拱衛司即刻捉拿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