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大明:我!最窮縣令,老朱教我貪汙

第三十章 老朱又翹班

鳳陽銀行。

朱標初來乍到,並沒有急著報道。

背著雙手,他站在門口默默觀察。

很快,就為這邊的辦事效率吃了一驚。

跟他認知中的錢莊完全不一樣。

大明現如今的錢莊,是給予存票,通存通取。

而鳳陽銀行,雖然看似有一樣的業務,但更多的是兌換成鳳陽銀行發行的紙鈔。

眼前,就有一打漁翁,高高興興拿著兩貫錢前來兌換紙鈔。

開國初期,為代替貶值的元朝紙幣,朱元璋製定錢法。

四百文為一貫,四十文為一兩,四文為一錢。

而一個打漁翁,竟隨手就掏出兩貫錢。

那可是八百文,足足二十兩銀子!

銀行櫃台,掌櫃的穿著幹淨整潔的製服,微笑服務。

“老翁,您確定要在王小二家的賬戶存入兩貫錢,共二十兩嗎?”

“對對,我老二家媳婦就快生啦,我得給我的乖孫孫提前存好歲錢。”

打漁翁笑容滿麵,待辦完手續,順利取得二十兩紙鈔,便腳步輕快離去。

緊隨其後,挎著籃子仿佛買菜順便取錢的大娘,把紙鈔往櫃台一放。

“掌櫃的,之前在你家存了三錢銀子,我現在要買菜,你給我取五文來。”

“大娘,辦理小額存取的窗口在那邊,請左拐自行辦理手續,別忘了拿收據。”

……

一樣的紙鈔,不管麵額大小,這裏的百姓似乎從不擔心銀行會騙他們的錢。

而錢莊涉及金額巨大,普通百姓望而卻步,寧可將錢串成貫藏在家中,也不願隨意拿出。

與這相比,朱標不由聯想到自家老爹即將推行的大明寶鈔。

因鑄造銅錢需要用銅,此時銅礦開采量不多,銅比較缺乏。

為了收集更多的銅來鑄錢,官府曾責令百姓交銅,百姓被迫砸毀器皿上交官府,但是數量有限,仍然滿足不了經濟運行對流通貨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