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爭吵得臉都紅了的兩個文臣肱骨。
老朱目光不怒自威地從他們身上掃過。
接著問他們身邊的其他人。
“怎麽,一個個都啞巴了?都不說話?”
“到底發生何事,怎逛著街呢平白無故就吵起來了?”
文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除了資曆最足的丘廣和汪廣洋,其他人都不敢得罪李善長和宋濂二人。
丘廣和汪廣洋見狀對視一眼,隻好苦笑著拱手道:
“回…老爺,兩位先生不是為別的而吵,正是因張大人轄下鳳陽的治理,意見相左罷了。”
李善長仗著和老朱的交情,率先梗著脖子道:
“我哪裏說的不對?張成小子根基淺薄,卻敢冒大不韙推行勞什子新學!”
“也不怕在中都一個搞不好,受天下人恥笑?”
其實當初他對鳳陽情況有所耳聞的時候,就對張成有些不喜。
所以盡管胡惟庸等人對鳳陽心動,欲要插手,他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把耿天喜派過去,未嚐沒有敲打一二,以示警告的意思。
可誰料,張成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開國功勳之後又如何?膽敢伸手越界,挑戰綱紀,照樣殺之!
李善長就算早些年跟著老朱打天下,也沒見過這麽有主意的後輩。
乍聽聞消息驚駭之餘,不由對張成生出更多意見來。
現在聽著宋濂對張成讚不絕口,隻覺越聽越膩味。
不悅之下,當即忍不住反唇相譏幾句。
宋濂還覺得他委屈呢!
身為皇子講師,張成能因材施教,發現皇子們的才能,讓殘暴憊懶的兩個皇子走上正途。
這就足以讓他刮目相看!
更別說,鳳陽中都能被他經營得,比天子腳下的南京城還要好!
這份功勞難道還不夠加官進祿嗎?
“老爺,您可得給我們好好評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