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不服與憤慨化作了憂傷。
楊廣頭一次有了挫敗的感覺。
這些年,他都在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這不是裝。
這是自律。
他足夠隱忍,三省吾身,隻要在登上皇位之前,討得朝野一片歡心與肯定,那麽他必然就是大隋皇帝的不二人選。
跟皇位相比,這些年的收斂與隱忍又算得了什麽?
可眼前這位名為葉南的少年,卻將楊廣貶成亡國之君!
楊廣不禁想問,為什麽!
他更想問,大隋朝野穩健中興,怎會落下亡國的結局?
不過楊廣還是咽下了詰問的衝動,搖搖頭虛偽試問道:“兒子你所言甚是,按你所見,大隋必然潰敗,既然李淵有帝王之相,那我們豈不是要擁立李淵為王?”
“那倒不必這麽緊張。”
葉南並未察覺到楊廣內心的潮起潮落,揮了揮手胸有成竹道:“現在讓李淵稱王還不是時候,到了時機成熟之際,李淵自然會叛變隋國,咱得先投奔李淵,等兩個月後皇帝駕崩後,楊廣即位,李淵篡位就出師有名了,咱也能論功領賞了。”
楊廣本以為自己已經足夠平靜了。
可聽了葉南這話,楊廣頓時渾身細胞紛紛震驚。
我登基後,李淵篡位就出師有名?
這特麽什麽邏輯?
更讓楊廣震驚的是,兩個月後皇帝就駕崩了?
皇帝是誰?就是楊廣他爹楊堅啊!
楊堅什麽脾性,楊廣是知道的,現在楊堅都還在仁壽宮度假,怎麽可能駕崩?
這一次葉南看穿了楊廣的驚疑,還以為他不信,便加以解釋了一番。
“爹啊,你不用覺得奇怪,這都是有因可尋的。”
“你想想啊,楊廣那小子隱忍了這麽久,一旦登上皇位,把年號換成了大業,肯定就要大展身手了。”
“他所隱忍的,都會在登基後悉數解放,比方說移宮洛陽、開鑿運河、大興土木、**後宮……到時百姓苦不堪言,官僚凋敝,各地叛軍四起,如此一來,李淵不就有空隙可鑽,出師有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