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李光的清廉節儉可是人盡皆知的。
這阿諛奉承,他本就厭惡。
這鋪張浪費,他更是堅決反對。
仁宗時,聖人寬裕,對群臣越發包容,於是,整個朝堂就奢靡起來,諸位王公大臣,更是時常前往東京名館,尋花問柳,整日不歸,懶理朝政,輕浮至極,東京大小官員也爭相效仿,一時間引得東京滿目奢靡場景。
當時,李光在東京擔任司封員外郎時,作為諫臣的他,當下便上書聖人,嚴厲嗬斥此等奢靡作為,更是指責聖人不該寬恕縱容官員縱情聲色,更是痛斥朝堂奸佞敗壞朝綱,一封諫書,將聖人與朝堂諸多官員統統罵了一遍。
把其等腐墮之事批判地體無完膚。
當下也是聖人寬懷,並未與其計較,隻是派人敲打,讓他莫要多管閑事,誰知道,這不敲打還好,這一敲打,他反而來了抝勁,隨後每日一諫,縫諫必罵,必批,必恥,不管是誰,都勸不動他。
隨即,他便名動東京,由於李光的抝勁,與當時宰執王安石一般,所以,得了個小抝相公的稱號。
隻是,他這般執拗,下場隻有一個,直接被貶黜到嶺南之地,做了個七品知縣,一直做了十年之久,聖人才將他召回。
所以此等風月之事,尋花問柳之為,是李光極其痛恨的。
若是這朱衝能把此等痛恨之事都能讓他忘懷,欣然接受,不管手段如何,那都是天大的本事。
就在眾人期待之時,李光卻欣然接受,說道:“若是才女,必不能讓你這等小廝欺辱,登堂入室,也不無不可。”
李光一番話,讓朱衝歡喜。
讓章綡震驚。
讓龔宗元錯愕。
讓眾人無不對朱衝側目。
暗自驚訝這小廝的手段。
隻有這李錦心裏怒罵一句。
“偽君子。”
朱衝二話不說,立即走到廳堂外麵,趕緊跟李素娘說:“招呼後廚上菜,不要失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