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本就沒有對這次賑災的事情抱有多大期待,畢竟大明正在百廢待興之際,能拿出的錢糧有限。
更不要說這次的賑災禦史還是他曾經的‘敵人’,他隻希望對方不要搞事就可以了。
所以第二天,他就沒有再理會徐尚清,而是找來了本應該陪同對方的張茂,讓他把四州七縣選來推廣學堂的地方都拿給他看。
張茂心中愁苦,他在這邊忙活勢必會讓那位賑災禦史對他有看法。
可是相比之下,他顯然更不願意得罪代王,於是隻好命令其他官員去陪同那位孫禦史。
而他自己則拿著地圖來到了代王府。
他本來以為這件事隻不過是代王和那位孫禦史之間的一次鬥氣,可沒想到這位小王爺拿著地圖看了半天,眉頭擰的越來越緊。
看到對方的神色不對,張茂心中就是一突。
果不其然,朱桂抬起頭,語氣不善的說道:“張郡守,這些就是你選出來用來建造學堂的地方?”
張茂趕緊躬身道:“王爺,這件事下官交給了府衙的人辦的,實際情況如何,下官也是今早才剛得到的結果,還沒有來得及核查。”
這就是張茂的推托之詞,他哪裏敢把這麽重要的事交給其他人去辦?
可是他眼見代王麵露不悅之色,要是說自己辦的,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所以抱著兩害相較取其輕的想法,他隻能這樣說。
朱桂自然提供出了他的想法,他也知道這是現有官僚體係下的效率低下。
當然,其中肯定還摻雜著其他的原因,隻不過他現在不想去計較那些。
於是他說道:“既然張郡守那麽忙,這件事就由代王府來辦的,郡守府出一名官吏即可。”
聽到代王這麽說,張茂心中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其實這件事中有不少的利害關係,他當然知道學堂應該建在什麽地方,可是很多事不是想到就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