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到人。
方澤幾乎是馬不停蹄就派人來通報李念恩。
李念恩得知後。
也沒有多說什麽。
方澤的本事他知道,有些事不用他說。
方澤也能做好。
而李念恩眼下最要緊的則是麵前的這封奏疏。
這個年代和後世不同。
交通不便,聯係不易。
李念恩此前沒有見過崇禎。
崇禎也應該不知道他這個小太監。
所以,這封會呈送到崇禎皇帝書桌前的奏疏。
將會是兩人的第一次‘會麵’。
李念恩無論如何都得給崇禎留下一個好印象。
最好是要讓崇禎皇帝能相信。
他李念恩,雖然是魏忠賢收下的‘義子’。
但,他李念恩是個好人。
是個心向皇明的好太監。
以前他幹的那些事,犯得的那些錯。
全都是在魏忠賢這個閹患的滔天權勢下。
為了自保而不得不幹的。
如今英明神武的崇禎皇帝登基了。
那自然是天晴了雨停了。
他李念恩也要改邪歸正了!
如果是一般的文武百官。
肯定是不敢給崇禎留下這麽一副印象的。
但李念恩無所謂。
他是個太監。
是皇帝的家奴。
皇帝對太監的要求不是德行。
而是忠誠!
而李念恩,現在就是要做一個‘忠’與崇禎皇帝的好太監!
幾番斟酌之下。
李念恩將終於將奏疏寫了個七七八八。
到時候再將具體案情附上去便行了。
將奏疏放到一邊。
李念恩又在書桌上鋪上裁剪好的信紙。
一連寫了好幾封書信與拜帖。
將奏疏與書信分門別類的裝好。
這才叫來守在門外的婢女秋月進來收拾掉書桌。
等到李念恩從書房裏走出來時。
外麵的天色已經過了正午。
作為一個現代人。
雖然他完美融合了李念恩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