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白露,剛過。
本應一片豐收景象的遼南,卻是處處蕭索。
整個遼東在五月、六月,近兩個月的時間裏整天下雨。
莊稼受到極大的破壞。
糧食的價格出現了大幅增長,達到每鬥米一兩二錢。
這給本就生活極度困難的百姓,帶來了更大更嚴重的危機。
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走投無路的百姓,紛紛揭竿而起。
一時間,整個遼東無論是大明還是後金都遍地烽火。
具體到了金州。
不知道是誰告訴饑民和山賊,金州城裏囤積著大量的糧食,而且守衛城池的士卒不到一百。
這讓餓到發瘋的饑民和山賊合成一股力量,開始朝著金州城集結,準備攻破城池,進城搶糧食。
事實上,金州城裏存糧並不多。
這些糧食是王化貞撥給金州,因質量不好、數量不多,楊承應懶得浪費人力運來,就存在金州城裏。
至於守城士卒有三百人。
北方有遼陽及其他三衛擋著,不用擔心後金立馬打來。
金州城距離旅順港有很長一段距離,也不利於糧食的轉運和調度。
楊承應隻留三百人守城,其餘部眾都隨他移鎮金州中左所。
謠言的力量是非常恐怖的。
天啟元年八月十五日,距離楊承應送走遊士渾不到十天,可憐的饑民們對金州城發起攻擊。
這些餓的走不動路的饑民,在生存的刺激下爆發了強大的能量。
他們抬著長長的工程梯,拿著簡陋到不能算武器的武器,頭頂破爛的桌椅板凳,聲勢浩大的攻城。
金州城仿佛洪流中的一塊石頭,受到巨大的衝擊。
消息傳到金州中左所。
正在為籌措賑濟糧犯愁的楊承應,大為震驚。
“具體情況是怎樣?”
楊承應急忙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