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國誌:漢家天下

第二章 洛陽動蕩

次日清晨,東方剛剛有了一絲光亮,劉靖就已經做好了啟程的準備。

此時的劉靖已經全然變了樣,一身明光鎧頗有些英姿颯爽之意,而手中提著一杆重約四十斤的馬槊,一個麵部清雋俊逸、看上去稚氣未脫的小將手持如此一杆淩厲之器,反差感十足。

可不要小看了這杆馬槊,槊這種兵器在漢代才開始出現,其實本質上和槍、矛是一樣的,不一樣的點在於槊頭開刃部分一般在50-60公分長,看上去像一根長木杆裝了一柄劍。

槊柄木材的要求也是非常苛刻的,需要非常好的硬木,刀劍不能斷,同時又必須兼備彈性,一般都選擇桑柘木作為材料,製作工序也非常複雜,時間需要以年來計算。

槊頭鑄造基本和八麵漢劍類似,厚實且有棱度,比普通的槍矛破甲力度更強,這個年代能裝備上槊的人少之又少,主要是造價太高且費時,一般的工匠也不會。

劉靖這杆馬槊也是前後花了三年時間才完成,也幸虧劉寵早年收留了一位曾在洛陽考工打造兵器的老工匠。

考工是主要生產軍械的,一部分用於裝備京師軍隊,另一部分則用來裝備邊防軍隊。對軍械品質的要求十分高,而老工匠又是匠人世家,代代傳承,在考工內也是佼佼者。

可惜宦官子弟漸漸的被安插進了這些機構,開始苛扣工錢、索賄工人,許多人都選擇了辭工,老工匠亦如此。

如果現在打開劉靖的麵板,就會發現他的武力值已經變為了55,多出來的5點就是馬槊帶來的,在不計成本的情況下老工匠精心選材,嘔心瀝血三年鑄造出來的馬槊已經能算得上神兵的範疇了。

劉靖帶上劉大出府,隻見二十名大宛鐵騎已經列好隊在等候了。

劉靖見此情景直接下令:“所有人上馬,前往洛陽!”然後翻身上馬向著城門口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