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行軍並不緊急,陘山處還有斥候輪番監察敵軍動向,劉靖與孫堅並沒有急行軍。
兩日後劉靖到達了陘山西南方向,軍隊駐紮,阻隔於陘山與潁水之間,在此地負責監察波才叛軍動向的斥候自然也看到了劉靖軍的到來。
“劉司馬,最近幾日叛軍都在山上,未曾在西南方向出現過。”斥候隊長將情報悉數告知劉靖:“您來了,我們就準備告退了。”
“好!辛苦諸位了,回去向皇甫將軍複命吧!”
劉靖也沒耽誤斥候小隊,斥候小隊在此處日夜監視叛軍動向,非常辛苦,現在要做的就是讓他們盡快回去休息休息。
劉靖軍到了西南麵駐紮,孫堅軍仍在行軍之中。
劉靖的主要任務是防漏,非主攻,早早的安排將士們休息下來,兩日行軍士卒們都很疲憊。
一日後,孫堅大營在陘山東北麵紮營。
陘山上,一隊黃巾士卒提著桶子在路上有說有笑的。
“老孫啊,你說咱啥時候能下山去啊!”一個中年漢子說道。
老孫是個極為本分的莊稼人,本來家庭圓滿,可那年他妻子生了場大病,普通農民家庭那有錢醫治啊,恰逢張角當時行走於潁川。
以符水一道治好了他重病的妻子,事後分文未取,此後老孫對太平道感恩戴德,波才在潁川舉事,自稱奉大賢良師張角詔命,老孫想都沒想就加入了隊伍之中,妻子也一並加入了黃巾之中。
“等大賢良師從冀州打過來,我們就可以下山去了。”老孫一樣提著木桶,說話間雙目看向北方,眼中盡是對未來生活的期盼。
那中年漢子顯然清醒很多,“大賢良師打過來?我看不大可能,聽說北麵也有像那天在長社那般勇猛的軍隊,大賢良師說不定和我們一樣,被逼到山上去了嘞!”
他隻是個普通的莊稼漢子,苛捐雜稅壓得他喘不過氣,便跟著波才反了,他的心中並沒有像老孫一樣的信仰,對大賢良師的崇拜,他隻是尋條活路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