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起身,“豫州之地,地勢平坦,三江交過,西華城正處於潁水下流。”
這一番話成功將眾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他身上,接著道:“或可在三江交匯之處截斷水流,靜待天時以江水灌城,西華不攻自破!”
不得不說,這是個絕佳的計策,水火之力最是無情,江水灌城,整個西華怕是麵臨大禍。
“妙計!此計一出,攻破西華指日可待!”皇甫嵩聽了不禁拍手稱妙。
“前有世子火攻,後有孟德灌城。”朱儁也點頭道,顯然對此計策十分滿意。
“哼!”孫堅卻是發出一聲冷哼,但也沒有起身反駁,他隻是和曹操有些不對路,並不是沒腦子。
劉靖身為豫州人士,對潁川三江河水頗為熟悉,“皇甫將軍,末將有一事擔憂。”
“世子請講。”皇甫嵩也沒被衝昏頭腦,自然要聽聽其他人的說法,尤其是本地人。
在場兩個本地人,一個沛國曹操,一個陳國劉靖。
“潁水江麵寬闊,如今五月下旬,正是江水湍急之時,截斷江流一事或不可取。況三江交匯之地與西華縣城距離較近,若賊寇發現我等意圖,提前轉移,豈不是功虧一簣?”
劉靖並不是針對曹操,而是覺得這個計劃實施起來有太多的掣肘。
其一,要等待天時,你蓄積水流是沒用的,必須等到大暴雨才有可能水灌西華城。其二,潁水河流較寬,五六月江流湍急,截斷江流還是有一定危險性,且動用人力極大,到時士兵乏於截江,被賊寇突襲,說不定要吃敗仗。
“世子所說也正是我之憂慮,此計雖好,卻不一定能成功,還得聽從天命。”曹操身為豫州沛國人,距離潁川雖有些距離,對潁水還是有幾分了解的。
皇甫嵩北地人,朱儁交趾人,對豫州一帶地勢了解有限,此刻聽了兩個本地人的說法有些遲疑起來,兩人是兩支大軍的統帥,每一個決策都決定了數萬人的動向、生死,不得不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