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這種急衝衝的性子也是有由來的,張家在東平一帶也算是望族,張超還有個兄長,名叫張邈,兩兄弟感情極好。
可張邈年少得名,少時即富有俠義之名,當地的很多人都崇敬張邈,更是有不少遊俠、豪傑願意歸附於他,聽從調遣。
又時常接濟貧困人家,助人為樂,名聲一片大好,被品評為“八廚”之一!曹操、袁紹等人都與之結交,引為好友。
反觀張超,從小籠罩在兄長的陰影之下,家裏人都偏向張邈,令他感到不公,可張邈又對他極為照顧,正是這樣讓他更不舒服,他迫切的想要出頭,想要超越他的兄長張邈。
來到朱儁軍中也是一直經受磨練,好不容易出了頭,張超非常急切的想要更上層樓,不過欲速則不達,還好朱儁並沒有與他計較這些小事。
正如朱儁所料,韓忠在小城之內內心備受煎熬,在守城與出城之間舉棋不定。
之前被漢軍圍城十死無生沒得選擇,現在漢軍撤圍雖也是九死一生,可出城一戰奮力突圍,也不見得會死在這兒,若是繼續龜縮在小城內那就真是死路一條。
韓忠在猶豫,可他的部下們已經無法再如之前那般專心訓練、作戰。
“你聽說了嗎?漢軍好像已經撤圍了。”
“聽說了聽說了,昨夜起來小解碰到個守城的,他跟我說漢軍已經撤圍好幾天了。”
“都撤圍幾天了,怎麽渠帥不帶著我們殺出去啊?”
“不知道。”
“難不成我們要一直在這小城裏等死?”
軍中上下都紛紛議論著漢軍撤圍一事,對韓忠按兵不動一事頗有意見。
孫夏巡視軍營、操練士兵之時也聽得這些風言風語,隻好找到韓忠說明情況。
“渠帥,近日軍營內不太安寧。”
韓忠此刻正思考著朱儁撤圍到底是何用意,突然被孫夏打斷,有些不悅,“怎麽不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