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徐掌櫃押的貨價值不菲,徐掌櫃夫婦對此很清楚,往常張知縣送去省城的,一般都是些銀子或土產綢緞之類,雖也有些價值,但一趟也就二三百兩銀子的東西,這次則完全不同,除去一千兩現銀,還有一百兩金子,按照一兩金子換十兩銀子的官價,總值達到了二千兩銀子,另外還隨箱附有書信一封。
徐掌櫃夫婦當時也納悶,為何此次禮品如此貴重,他們不便多問,當然也無從知曉,其實現在是一個非常時刻,方才所說的同知劉文遠前段時日剛剛升任中原府知府,是省城主政的一把手,位高權重,近日又正逢其五十整壽,可謂是雙喜臨門,張知縣的夫人前段日子早已回到中原府家中準備賀壽之事,張知縣因公務在身,不能回去,夫人再三囑咐,此次賀壽,眾兒女皆在獻寶,大有比拚孝心、爭寵邀寵之意,他們自己的禮可千萬不能輕了,因此,張知縣費盡心機,到處騰挪周轉,費了好大的勁,用了很長時間,才總算籌齊了一千兩銀子和一百兩金子,又潛心撰寫賀書一封,準備在嶽丈壽辰之日前送達,以博嶽丈歡心。
對於這些內情,徐夫人無從知曉,但她明白,此次所運之貨十分貴重,若是有個閃失,鎮東打行可就要賠垮了,招牌也定是要砸了,若是送遲了,張知縣也必要怪罪下來,因此,她才十分犯難,不知該如何秉明張知縣,可被劫之事已出,又是人死人俘這麽大的事,百裏驛站的驛丞說得對,此事還必須要報縣衙才行,就算再瞞其他人,也不能瞞官府,另外也還要看看官府究竟有何說法或是可幫忙之處,況且,現在金銀也都還在百裏驛站,暫時都還是安全的,想到此,徐夫人當即修書一封,將昨日之事作了詳細描述,然後找來一名夥計,讓他即刻送往陽城縣衙,務必要馬上呈報知縣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