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東吳大帝呂布,種田一統天下

第41章 製定經濟發展方針

黃龍元年。

二月十一。

朝堂上。

文武分列左右。

總共十一人,包括:

主管對外用兵和國家防禦的左天丞趙雲;

主管內部武裝,主要負責各郡治安,消防和抓捕間諜的右天丞孫策;

負責中央禁軍,負責都城安全保衛和中央機構的安全運轉的中天丞典韋;

負責間諜組織和驛站的前天丞張遼;

負責軍隊的紀律監察的後天丞許褚;

主管中央壟斷機構,包括冶煉,礦產,漕運,兵器製造,食鹽配給的左地丞周瑜;

主管中央壟斷機構,負責水利,農業,房地產,公路建設等的中地丞孫權;

主管中央財政,賦稅,鑄幣的右地丞呂蒙;

主管外交,外部人才收集,對外貿易的左人丞賈詡;

主管十八個郡守的右人丞士夑;

負責國內醫療,教育,人才收集工作的中人丞王朗,

“諸位愛卿,之前被曹軍偷襲合肥,耽誤我們今天要開的這個會議。我那個文化建設的綱領可都曾認真看過?”呂布指著身後組織文化建設綱領的巨大絹布說。

這塊巨大的絹布,高五米,長八米,兩側用鐵杆固定,上麵寫著:

使命:華夏統,四海平,老者安,朋友信,少者懷

願景:一,五年內,邊境安定,國庫增長三倍。

二,百姓都有吃的,有穿的,有住的。

三,國都人口突破一百萬,其他十八個郡各有一個五十萬以上人口的城市。

四,所有人的俸祿在目前基礎上增加三成,百姓收入增加三成。

價值觀:孝悌,忠信,智勇,仁義。

“五年內,邊境安定,這個沒有問題,經過上次合肥之戰,我們把曹賊趕到了淮河以北,而起還擴軍到一百萬,憑我們現在軍力,三五年內應該不會有人敢來進犯,隻要我們加強訓練和布防,五年的邊疆穩定還是可以辦到的。”趙雲很有自信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