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昔安撫下了季如平,自以為一切依然在他的掌握之中。
特別是,通過此事,他了解到陛下已經昏庸到了何種地步。
最初得知陛下搬離皇宮,來到行宮。
王昔還擔心,會不會讓陛下脫離他的耳目。
現在看來,實在是多心了,他原定的計劃依然可以從容施行,不用太過擔心陛下警醒過來。
當然了,以王昔的老謀深算,依然會緊緊盯住陛下的動靜。
……
王昔的一切反應,都落在林墨的預料之中。
經此一事,他進一步麻痹了王昔黨羽的警惕。
“靜養”了一段時間之後,為了固化王昔的印象,林墨還接連把朝中大臣召至行宮。
所有大臣離開行宮之後都苦著一張臉。
因為陛下召他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要錢!
“陛下,現在王昔在外郡的親信,現在全都是焦頭爛額,被迫集中大量銀子送至京城。”
李邈小心翼翼地向陛下匯報。
之前召見那麽多的大臣,隻是林墨的伏筆而已。
在挑選召見的大臣時,他可是花費了很多心思。
那些早早投入王昔麾下的大臣,自然是為了權勢和錢財,首尾兩端。
所以,他們上任之後,一方麵聽從王昔的安排,抓緊權力,另一方麵,則是拚命撈錢。
林墨催錢催得很有技巧,既能讓他們出出血,又不至於真的把他們逼急了。
有季如平的例子在前麵,被陛下召見“點名”的大臣,隻能自認倒黴,花錢消災了。
但他真正的目的,是不引人懷疑地接見那些沒有投效王昔的大臣。
比如說,之前被他派,探聽大臣們虛實的李邈。
林墨懶洋洋地喝著茶,不露半分內心真實想法。
“哦?是嗎?朕記得交錢的都是幾個富裕大郡,不至於那麽慘吧?”
李邈笑了起來。